2)094 家书、学校_皇明皇太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”

  王承恩自然是立刻领命,他也觉得皇太孙太累了,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务。

  朱雄英可不在乎那些事情,李善长识相,那就是给子孙后代谋福利。要是李善长继续端着、傲着,朱雄英也不介意养着一个老人,只是李善长的子孙后代想要出头,那就难了。

  继续处置着公务,朱雄英写了封信,“送与秦王和晋王。”

  现在很多的地主、百姓不愿意种棉花,那么就是一些当地的军户等等要种棉花了。几个王爷们也别省心了,棉花都要种起来。不是说全都种棉花,可是也要有一定的规模。

  周王朱橚因为此前擅自离开封地,现在还在凤阳老家反省。朱雄英给了周王世子朱有炖一封家书,现在是世子朱有炖在主理藩事,朱雄英以兄长的名义给了封家书。

  小老弟们要懂事啊,要为哥哥分忧,要不然开封这样的宝地还会不会是周王的封地就难说了。毕竟擅离封地可是大罪,老朱本来是准备将朱橚迁往云南的。

  毕竟开封是好地方,朱雄英的亲弟弟不能只是眠花宿柳啊,皇太孙的亲弟弟以后的封地肯定是要有个好地方。现在很多的好地方被封走了,朱雄英在磨刀霍霍呢。

  可能也不只是朱雄英在磨刀霍霍,大朱现在也是在磨刀霍霍呢。弟弟们亲,但是哪有亲儿子亲呢。大儿子是皇太孙不需要担心,但是庶子们,嫡次子,都是在等着呢。

  紧跟皇帝的脚步没错,但是也不能将太子、太孙不当回事。

  更何况朱雄英这些信,也不是随随便便发出去的,有些藩王就算是眼巴巴的望着,朱雄英也没有什么动静。朱雄英表达了善意,至于那些藩王接不接,再说吧。

  看看明年吧,看看棉花的种植规模,这是最能体现大家立场的事情了。

  家书还要继续写,不省心的弟弟小小年纪居然学会了逛青楼,这个事情必须要说说。给两个妹妹写信,让他们管管弟弟。给两个姑姑写信,让她们帮忙盯着。也要给外祖母写信,虽然常蓝氏不好管,但是提醒一下没坏处。

  翻看着奏报,朱雄英也仔细的研究着徐允恭、李景隆此前送回来的一些军报。现在时间稍微的多了一点,自然也就可以仔细研究研究,这些事情朱雄英可不会马虎大意。

  “火铳这些得改进才行,现在的火器杀伤力有限不说,还很受制约。”朱雄英摇了摇头,不是特别满意,“我得想想办法了,工部大变革、全天下的大变革有些难,但是我在北平这边搞个试点,那就没什么问题了。”

  这样的事情,朱雄英也觉得需要和皇爷爷知会一声。虽然朱雄英也明白,就算是他将天给捅出来一个窟窿,老朱也会不顾一切的去补。不过这不是朱雄英有恃无恐的理由,该说的肯定还是要说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