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09章 问僧(上)_万历新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张居正有理有据的压制不再反对。

  朱翊钧逐步掌握大政之后,李太后有了大量的时间礼佛,且深入的学习佛法,她比原时空更早的成为一个无比虔诚的佛教徒。

  而中国的宗教,从未取得过中世纪教皇国那般崇高的地位。佛教徒无不深知,“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”,“沙门所作一切佛事,无非为国祝厘,阴翊皇度。”对自己的发展必须依靠皇权是心知肚明的。

  作为皇帝的亲生母亲,慈圣太后受到佛门的高度重视。当时名显天下的高僧,无不以到宫中讲法为最神圣的使命。

  万历元年,慈圣以“保国选僧诵经”为由,由僧录司宣召高僧入宫讲法,憨山即在其内。

  憨山幼时颇有慧根,入法门修习佛法前,其师祖见他聪慧,反倒让他先深研儒家、道家诸般法门,世事洞明的学问也让他学,人情练达方面更有言传身教。

  如此一来,憨山剃度后如同开挂,一路勇猛精进,很快闯下偌大的名头。因他深谙世情,为李太后讲法时既能通俗易懂,又能鞭辟入里,将居士修行法门和境界讲的清清楚楚,李太后大悦。

  万历五年春天,憨山在修行中发愿,以皇帝当年刺血抄经,为太后祈福为榜样,刺血泥金写经,来报父母深恩。慈圣知道后大受感动,觉得憨山身体力行,打破了“佛教徒抛弃父母家庭,才能断绝尘缘”的谣言,命朱翊钧以皇帝的名义“赐金纸以助”。

  同年秋天,紫柏、妙峰、憨山三大高僧,在五台山举办盛大的祈福法会,祝祷皇帝子嗣绵长。这事儿更对上了李太后心思,她除了赞助布施之外,还发愿要在五台山上修建释迦文殊舍利宝塔,来保佑第一个皇子的降生。

  到了年底,庄静嘉怀孕的消息确认。李太后可不管亲儿子做了多少努力,立即认定这是五台山法会的作用,在崇佛的道路上越陷越深。

  等到了庄静嘉要生产时,李太后焉能不找最信任的高僧护法?因此,紫柏和憨山受命,从五台山返回,在已经完工的仁圣寺日夜诵经祈福。等皇后顺产,李太后对朱翊钧说:“看吧,高僧念经,你媳妇顺产,你还能说什么?!”朱翊钧听了,哭笑不得。

 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,李太后认为荣昌公主应该是个男孩。嗯,定是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,否则不应该如此。

  有疑问当然要问,于是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日,憨山大师就被接到养心殿,慈圣和皇帝要亲自问问为什么这皇后头一胎是女儿。

  [注1]:为了让大家不花冤枉钱,老摩将部分资料放在作家说:

  洪武元年,明太祖在南京建立了“善世院”,设立了统领、赞教等职位,有点像后世的宗教局——天下各寺庙主持均由善世院任免。

  洪武五年,召集天下高僧,建立了“广荐法会”,对佛教经藏进行收集整理。这项工作在洪武三十一年完成,整理的经藏,史称《洪武南藏》。

  洪武十七年,太祖下旨将僧人发放度牒制度化,三年发放一次,僧人取得度牒必须要参加考试,以此淘汰不合格僧侣。

  同时朱元璋下旨,将天下寺院分为禅寺、讲寺、教寺三类,禅寺(丛林)专修参禅,讲寺专主讲经,教寺(律寺)专主持戒、传戒。于是僧人也分为三类:“禅僧”,修习禅定,明心见性;“讲僧”,解释讲经;教僧,从事丧仪、法事仪式。

  洪武二十四年,朱元璋宗教管理思想完全成熟,制定颁布了影响深广的《申明佛教榜册》,成为明代宗教管理的最重要法律文件。

  洪武二十七年,他又下旨敕礼部颁布了九条榜文,对僧人举止所应趋避自律之处,作了更为具体的补充规定,使境内僧人均能依此条例洁身自守,使世间“善者慕之”,“佛道永昌,**常转”,利益邦国。

  谢谢!继续求本月最后一天的票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