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箭在弦上_唐朝小闲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沙尘暴,如今那里是绿树成荫,车水马龙,一派繁花似锦,而且还在不断的往西种,因为这桑树是可以重在贫瘠土地上的,比粮食要好种的多,而且那地方也难以种粮食。

  还有不少商人,希望朝廷能够开放乐浪州等地区,允许在那里种植桑树,当初韩艺为了保护中原商人的利益,将半岛地区的所有桑树全部都给砍了,如今商人要求可以在那里种桑树,同时保证我们不建造纺纱作坊,我们只要原料。

  不过朝廷暂时还没有做出回应。

  大唐日报还给了曹氏兄弟一个头版,将他们的事迹告诉世人,文章里面大规模的用了“千贯”、“万贯”等字眼。

  这真的是刺激每个人的神经线,虽然很多人都已经预料到了,但是真到这一刻,长安所有的人,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。

  一日之间,曹氏兄弟的财富和地位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,要知道与他们合作的不少人,那都是关中贵族呀!

  这极大的鼓舞了大家对于发明创造的热情。

  同时,这工匠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,从他们所获得的待遇便可看出来,虽然新政还没有颁布,大部分的工人都还是在被极度剥削中,他们的劳力换来的只是温饱,仅此而已。如今许多富商都担心工人会被挖走,已经开始发工资给那些巧手工匠,笼络这些技术人才。

  从而就导致,工商阶级变得更加紧密,谈感情不现实,是利益将他们给捆绑在一起的,因为商人是有眼光的,知道什么能够赚钱,而工人有技术,但是大部分工人都没有头绪,我该去做什么,才能够申请专利,且借此发财,商人可以告诉工人,市场需求的是什么,然后工人才能够给出非常美妙的反应。

  在西方那叫做技术积累,但是这个说法显然不适用于东方,因为东方文明它已经发展了上千年,技术基础那都是现成的,东汉的时候都已经有地震仪了,虽然可能不是那么准,但至少出现过,里面肯定是有些技术的,只不过这些技术还没有得到整合,专利法案的出现,其实是就是在技术整合,当然,对于未来而言可能是一种积累,因为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,肯定又会发展出新得技术。

  ......

  与此同时,凤飞楼的“水泥”也申请到了专利,水泥的申请是非常简单的,因为这个市场上确实还没有,都没有人见过。

  但是韩艺并未选择与长安的富商合作,也没有将专利卖给他们,而是选择与关中贵族,士绅、大地主合作,组建成了一个超级强大的建筑集团,不但生产水泥,还大规模的生产砖、瓦,这个行业是肯定有钱赚的,因为工厂已经出现了,以前那些小作坊肯定没法产生竞争,必须得建造全新的作坊。

  但是这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